1.以為研究所是提升技能的地方
事實上技能是哪都可以想辦法提升,研究所是要訓練思考、分析、發現及解決問題,講求科學步驟的地方(實際情況可能有點差異,有時看起來比較像是繳錢去工作)。一般技能的學習只需靠自修或工作上自我要求來提升,若是在工作期間了解自己所缺的在學校環境會比較有效率提升再來考慮進修。
2.以為研究所指導教授影響不大,只要照著課程安排完成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實是影響超大,教授不一定會很熱心的協助學生去解決問題,其實老師只是一個學校職位名稱,所以也可預期到大都是優先去處理自己的問題。老師在不在意升等、學校KPI,甚至是師生關係好不好,都可讓學生體會到差異化的指導方式,說是因「財」施教也不為過。如果覺得自己上了賊船、得罪了方丈或實際坐的船班次不對,離岸不遠就得快點決定要不要跳,不要幻想可以感化教「獸」,結果卻賠掉自己更多時間。
3.以為論文題目只要教授指定就好
基本上只要開始討論ok就行,但理由同2,有些題目對老師來說並不是c/p值太高的,你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他是很有理由把該討論的問題留給你自己,因為這是研究所,這樣做「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妥。另外,也聽過許多在職進修的是拿著成品去找指導,當然就比一般學生好討論了,因為不僅省了不少事又有產學合作機會,教授自然會更積極一點。故要是研究的題目跟教授不是在同條船上那至少得留給自己出路,省得後來找不到人自己也做不下去,一開始多花點時間確認方向是應該的,也省得被一時缺人手的教授找藉口變更題目而多做了白工。
4.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完成
正常情況應該是如此,不過看過有學生平時不出現在實驗室還積極參加學校社團活動,最後為了應付門檻還是有拼湊出結果,在教授降標護航下仍然是順利完成學業,但也有完全相反的例子(網路上例子很多),努力便有所得雖是理想上公平正義的基本,但其實人品才是XD。
--
多受教育並沒有什麼不對,但社會上所謂的有用大多是在指創造財富,所以衝量自己的現況跟目標後值不值得投入就看自己,心態上對不對只是避免預期與實際落差產生的適應問題。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談,我很盡量用較婉轉的方式來陳述,任何地方都有光明跟黑暗面,別相信人造的機制不會有任何問題,學校美其名為了教育但最終還是會為了在競爭中能取得更多資源而違背某些東西。
多受教育並沒有什麼不對,但社會上所謂的有用大多是在指創造財富,所以衝量自己的現況跟目標後值不值得投入就看自己,心態上對不對只是避免預期與實際落差產生的適應問題。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談,我很盡量用較婉轉的方式來陳述,任何地方都有光明跟黑暗面,別相信人造的機制不會有任何問題,學校美其名為了教育但最終還是會為了在競爭中能取得更多資源而違背某些東西。
留言
張貼留言